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窘迫综合征
编号:13743071
1例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31
     【摘要】 目的:探讨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合理抢救治疗和护理,本例患者成功救治。结论: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尽早气管插管、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做好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关基础护理,且心理护理对救治成功至关重要。

    【关键词】 溺水;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846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101-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加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1],其病死率相当高。2011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成功救治1例误入下水道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总结了护理溺水患者的经验和体会。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68岁,因“溺水2个多小时”于2011年11月25日13时23分急诊入ICU,入院时体温测不出,脉搏13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80/41 mm Hg,脉搏血氧饱和度79%,体型肥胖,约85 kg,既往有2型糖尿病、哮喘,患者2个多小时前不慎跌入小区窨井溺水,吸入大量污物,全身皮肤发绀、湿冷,可闻双肺大量湿啰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紧急行气管插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安置尿管,抽血急查各项指标,监测中心静脉压及有创动脉血压,并给予脱水利尿、抗感染、祛痰、抑酸、控制血糖等抢救,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清除吸入污物等治疗。痰培养结果示:大肠埃希菌,多重耐药,分析与吸入大量污物有关,后期改用谱能治疗。入院后一直予心理护理,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动态评估,保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遵医嘱准确用药,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同时做好安置鼻饲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后,患者逐步脱离呼吸机治疗,拔除气管插管后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平稳,于2011年12月4日转入呼吸科病房继续治疗。
, 百拇医药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心理沟通的基础[2],护理理念要以患者为中心。患者发生意外入住ICU,担心预后,内心充满焦虑与恐惧,所以护理人员应充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该患者持续镇静镇痛,第4天烦躁不安,示意想放弃治疗。护理人员积极进行心理干预,利用关爱、鼓励、支持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治疗方案及如何配合治疗、护理,同时与主管医生沟通,医护人员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让患者坚信疾病可以康复,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患者安静休息,非常配合治疗和护理,在住院的第9天顺利脱离呼吸机治疗,并拔除了气管插管。

    2.2 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

    定时翻身、适时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患者持续镇静镇痛治疗,并带气管插管,咳嗽咳痰反射减弱,加之吸入下水道的大量污物,通过定时翻身叩背及刺激咳嗽,可将肺深部的痰液及污物排至主支气管便于吸出,保证呼吸道通畅,利于气体交换,可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时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重视洗手,病房每日通风两次,保持室内温度22 ℃~25 ℃,患者上呼吸机用的一次性螺纹管应定时更换,如有污染应给予更换,螺纹管内的冷凝水应及时排尽,防止患者误吸,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患者体型肥胖,既往有糖尿病史,住院期间一直多汗,每日两次温水擦浴,定时翻身叩背,被服随湿随换,皮肤皱褶处隔柔软、吸水的棉制品。入住ICU前5 d应用双氧水进行口腔护理,3次/d,后期用5%的碳酸氢钠进行口腔护理,3次/d,9 d后拔除气管插管,口腔内无压疮,未发生皮肤浸渍及压疮。
, http://www.100md.com
    2.3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包括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呼吸频率、节律,脉搏血氧饱和度,面色、肢端循环,意识状态,尿量、监测中心静脉压,关注血气分析结果,动态评估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否得到改善。做好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观察人机是否同步,及时分析并处理报警原因,记录上机时间及各项参数,根据病情变化及血气分析结果调节呼吸机参数。该患者体型肥胖应防止发生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如通气不足或过度、气压伤、心血管功能抑制、肺部感染等。做好患者人工气道的护理,如无菌、湿化、通畅、气囊压力等工作。

    2.4 保证有效沟通,促进患者舒适度

    带机患者不能用正常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困惑,因此沟通有一定困难。护理人员可采用语言和非语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沟通,如让患者点头或摇头示意,制作相关的卡片让患者用手来示意,或用写字板让患者自己写出表达的意思等。在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爱心,仔细倾听和理解并及时给予反馈,尽量满足需要,做到无障碍沟通。充分调动患者家属参与医疗护理的过程,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缓解其入住ICU的孤独感和被抛弃感,每日探视时,指导家属用关爱、支持、鼓励的语言与其沟通,满足爱与归属方面的需求,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 百拇医药
    2.5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激素可引起胃酸与胃蛋白酶分泌增加,诱发或加重胃溃疡的发生。患者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胃液的性质、颜色等,激素也可以引起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应严密监测血压及血糖,该患者ICU住院期间血压及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2.6 营养支持的护理

    患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法经口进食,安置鼻胃管行肠内营养,应保持管道的固定、通畅,注意管喂的途径、方式与速度,患者取床头抬高30°~45°,避免腹内压增高时引起反流误吸[3]。每4~6 h监测胃残留量,当胃残留量大于150 ml时,提示胃潴留,应减慢输注速度或暂停肠内营养液的输注,该患者采用输液泵匀速输注肠内营养液,未发生胃潴留及反流误吸。选择适合患者的营养制品,保持营养液及输送管道不被污染,可防止恶心、呕吐、腹胀等胃肠道的并发症。患者既往有2型糖尿病,注意监测血糖以及电解质的变化,该患者未发生因肠内营养而引起的代谢性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2.7 健康教育

    鼓励患者增进营养,进食优质蛋白质,做适当的体育锻炼,防止劳累,预防呼吸道感染,指导做呼吸操,使肺功能恢复到尽可能好的水平,定期复查。为患者讲解如何树立安全意识,生活中减少意外伤害。转科时记录患者的通讯地址及电话号码,每周到呼吸科病房随访一次,给患者讲解该疾病康复的过程,给予心理支持,促进早日痊愈,出院后15、30、60 d作电话随访,并记录随访内容。

    溺水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工作多而细致,需要护理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护理要求,吸入污物的溺水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后的死亡率高达39%~68%[4],本例患者成功的救治与及时抢救、正确治疗,人性化、规范化护理及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等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张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2011,5(23):191.

    [2]徐丽华,王佳冰.心理沟通在老年病房的重要性[J].当代护士,2010,8(12):101.

    [3]郜晓红.ICU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4(6):1660.

    [4]马雪玲.胸部创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33):216.

    (收稿日期:2012-08-03) (编辑:程旭然), http://www.100md.com(干冬梅)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其它 > 呼吸窘迫综合征